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進步,家電逐漸進入每個家庭。當人們享用著家里自以為潔凈的環境時,一個幾乎不被人重視的清潔死角—家電,進入大眾的視野。家電內部藏污納垢,繁衍許多細菌,如果不對這些塵垢進行鏟除,在家電為人們提供便捷日子的時候,將成為潛伏在人們身邊的安全和健康“殺手”。為了徹底清洗、殺菌消毒,也會經常找人來提供清洗服務,但是在清洗服務的過程中,不少的人會被“套路”,面對復雜且混亂的家電清洗市場,家電清洗會不會是個坑,該怎么做,才不會花冤枉錢?
家電清洗會不會是個坑1:低價敲門 半途加價
家電清洗市場可謂是魚龍混雜,一些非正規的清洗隊為了搶客源,常拋出低價誘餌。等進了門,就開始在清洗過程中找形形色色的理由加價,上門費、材料費、保養費…眼花繚亂的收費名目讓消費者瞠目結舌。消費者若不愿意加錢,清洗人員便以不干活來“威脅”,有的則是耍無賴,呆在用戶家不走,不達目的不罷休。
(以上價格僅供參考)
建議在選擇清洗團隊時應該選擇明碼標價,收費價格種類清晰的,不被低價所吸引,建議最好是線上下單,無需其他附加費用
家電清洗會不會是個坑2:家電清洗會不會故意損壞
一些非正規清洗人員為了加大接單量,在清洗過程中偷工減料,變相壓縮清洗時間。有的甚至故意損壞家電零部件,騙取消費者增加修理費用,這種無恥的行為令人發指。
面對這種情況在清洗前,用戶必須讓清洗人員試機,確認機器狀況。清洗時,用戶可適時進行監督,拆機過程、重要部件清洗過程、裝機過程都要留心觀察,一旦發現有問題,要立即提出。
家電清洗會不會是個坑3:技術不夠 嘴皮來湊
家電清洗是門技術活兒,一些非專業的家電清洗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技術參差不齊,更甚者純靠一張嘴忽悠客戶,比如讓用戶使用高價的清洗劑、潤滑油,騙顧客加氟等等.
建議消費者在日常中可以積累一些家電的基礎常識,清洗時選擇正規的清洗公司,拿不定主意時可以打家電品牌售后電話咨詢,做到能夠看清問明。
同樣套路深的還有家電維修,近年來,家電制造業高速發展,但家電維修、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前段時間家里的舊空調突然不制熱了。從網上找到一家空調維修服務商。兩小時后,維修工來了,拆開空調外罩搗鼓了一陣說:“應該是主板壞了,修的話700元,您修不修?”
覺得這么貴的維修費都夠再買臺二手空調了,于是沒答應?!安恍?,最后也交了50元上門費?!焙脷獍。骸熬S修這么多‘套路’,真不讓人省心?!?/p>
后來看到某網絡服務平臺上的一家北京家電維修商,標識為鉆石評級、機構認證,聲稱能精修各類家電,擁有百余名優秀技師。底下的評論區卻炸開了鍋:“修冰箱,本來說好300元,后來突然告訴我做了清洗、加了氟,加價到480元。維修人員走后,連冰箱擋板都沒蓋上?!币幻M者說?!皳Q個洗衣機啟動器,張口就要200元,我一開始不懂就給錢了,后來一查,這東西才十來塊錢?!绷硪幻M者說。
那么消費者能否看清“套路”、避免損失呢?
“維修亂象背后的核心問題是定價問題,業內沒有統一的參考標準?!碧K寧空調公司總裁王振偉指出,以空調為例,一方面維修服務本身利潤薄,造成一些銷售平臺不重視售后維修,把這個業務轉包給社會機構去做,這就難以做到嚴格、統一的售后管理,造成服務定價無標準、維修人員欠約束。另一方面,一些小型維修網點會在網上尋求推廣,推廣費的成本就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部分商家借此抬高維修價格,甚至惡意欺騙消費者多花錢維修。
如何防止“套路”維修,保障服務質量、確保價格公道?
根據商務部《家電維修服務業管理辦法》規定,家電維修經營者在提供維修服務前應當向消費者明確告知維修方案及需注意和配合的事項,尊重消費者選擇。不得虛列、夸大、偽造維修服務項目或內容,不得虛報故障部件,故意替換性能正常的部件等。情節嚴重的,商務主管部門可處三萬元以下罰款。
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表示,維修行業主流是合法合規的,協會將針對一些亂象進行調查,找到涉事人、涉事企業,一經核實,立即報送行政主管部門。同時,協會呼吁維修企業開展自查,并已啟動行業調查,及時向社會披露全面、真實的維修行業情況。
提醒大家無論是在家電清洗還是家電維修接受服務的過程中都要注意核實上門服務人員的身份,收集好服務憑證,為投訴、維權保存證據。另一方面,相關主管部門可建立維修人員黑名單制度或評級認證,強化信用監督,清理劣跡多、投訴多的維修機構和人員。
您好!請登錄